华夏理财苑志宏:打造银行理财“宽而稳”的投研体系,应做到三个坚持
来源: | 作者:苑志宏 | 发布时间: 2023-03-30 | 1758 次浏览 | 分享到:

全面净值化转型后,银行理财完成了从类存款产品到资管产品的升级跃迁,直面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和日益激烈的同业竞争,经营压力陡增。毋庸置疑,回归资管本源,立足服务客户财富保值增值的初心使命,打造契合银行理财发展特色的投研体系,不断增强自身的专业性,是银行理财实现突围和跨越的不二法门。


一、成熟资管机构投研体系发展经验


从公募基金、保险资管等成熟资管机构投研体系发展经验来看,契合自身业务发展特色,打造与之相适应的投研体系,是资管机构发展长期制胜的关键。


(一)公募基金“专而精”的投研体系


公募基金是我国发展最为成熟的资管机构,从1998年我国第一家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国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起,我国公募基金历经20余年发展,目前已经成为我国资管领域颇具活力和市场化的组成部分。截至2022年末,我国公募基金整体规模近26万亿元,开业公募基金管理公司162家,存续公募基金数量超过1万只。


公募基金业绩公开透明,与市场基准和可比同业进行高频度的业绩比较,追求相对收益目标,竞争十分剧烈。公募基金投研体系构建围绕自身相对收益特征展开,追求在特定赛道的专业深入研究,公募基金投研体系通常围绕权益市场,在行业研究上倾注较多资源。整体来看,公募基金会依据宏观经济周期轮动和市场风格切换,精选高景气行业和热门赛道,集聚优势研究资源,开展专业深度研究,发行相关主题基金。公募基金以“专而精”的投研体系支撑其获得超越资本市场和同业的相对收益,从2005年“股改”至2022年,偏股型基金年化收益率超过16%。


(二)保险资管“长而稳”的投研体系


保险资管是我国发展较为平稳的资管机构,从2003年我国第一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中国人保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成立起,我国保险资产管理行业历近20年发展历程,目前已经成为我国资管领域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的代表性力量。截至2022年末,我国保险资管规模超过22万亿元,有33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开业。


保险资金具有长期资金属性,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特色显著,近年来,在监管政策的积极引导下,保险资金在股权投资、不动产投资、股票投资、债券投资等领域加大了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的配置比重。保险资管投研体系围绕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的业务特征展开,注重大类资产的战略配置,通常在宏观经济和资产配置上投入更多研究资源,在权益研究上,保险资管更加关注具备长期稳定成长价值的行业基本面研究,在大金融、大消费等行业长期配置有优势研究资源。保险资管以“长而稳”的投研体系支撑其获取长期稳定的投资收益,过去十年,保险资金实现年均投资收益率5.3%。


二、现阶段银行理财投研体系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银行理财历经近20年的发展探索,特别是自2018年资管新规出台后,银行理财子公司陆续成立开业,银行理财资管产品的定位属性得到明确。截至2022年末,银行理财规模近28万亿元,开业理财子公司30家,银行理财已经形成了鲜明的业务发展特色。


(一)银行理财的行业特色

1.绝对收益目标


绝对收益是指为投资者创造正向的投资回报,银行理财坚持绝对收益的业绩运作目标和资管新规要求的“打破刚兑”并不矛盾。绝对收益是银行理财坚持稳健投资理念追求的业绩运作目标,体现了银行理财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业务发展原则,实现了管理人利益与客户利益的高度一致性。


2.资产配置平台属性


银行理财是存续规模最大的资管产品,同时,监管政策给予银行理财特别是银行理财子公司宽广的资产配置空间,银行理财既可以配置场内标准化的金融产品,也可以配置场外非标准化金融产品,银行理财还兼具公募产品和私募产品牌照。银行理财广泛投资于股票、债券、基金、券商资管产品、保险资管产品、信托产品、期货资管产品、金融衍生品等,是我国信用债市场最大的持有者,也是其他资管产品重要的机构配置者,银行理财完全可以充分发挥资产配置平台的职能,整合各类优势金融资源,获取更大协同收益。


3.低风险短久期特征


银行理财客户对安全性和流动性的要求较高,导致银行理财产品风险偏好较低和久期较短。2022年理财年报数据显示,中低及以下风险等级理财产品占比高达89%,开放式理财产品占比83%。由于银行理财客户的风险偏好较低,在产品存续期,客户要求银行理财净值表现平稳,在产品到期时点,客户要求银行理财实现正收益。由于银行理财产品久期较短,银行理财客户再投资机会成本低,客户粘性较弱,银行理财的客户体验每时每刻都对银行理财的业务发展形成直接影响。银行理财低风险短久期特征客观要求银行理财必须坚持稳健的投资运作原则。


(二)银行理财投研体系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全面净值化转型后的银行理财属于一个全新的资管业态,银行理财子公司又是一类全新的资管机构,在这样一个全新的业态、全新的机构中构建投研体系,不可避免地会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定位模糊

目前,银行理财尚未进入成熟资管机构所处的投研驱动阶段,而是正在由营销驱动阶段逐步过渡至产品驱动阶段,大多数银行理财子公司正从集中精力扩充代销渠道转向加强产品体系建设。简单参照成熟资管机构的经验建立起来的银行理财投研体系并不能很好契合银行理财发展现状,导致在实际业务运作过程中,银行理财投研体系存在定位模糊的问题。

2.能力不足

银行理财投研体系从无到有,从商业银行体系延展至资本市场体系,投研体系覆盖点多面广,普遍存在能力不足的问题。一是在固定收益研究领域,从摊余成本法到市价法,传统信用研究优势捉襟见肘,需要补充固收市场行为研究能力。二是在权益研究领域,银行理财权益研究起步晚,尚未建立契合银行理财发展特色的有效的权益研究框架。三是在配置研究领域,银行理财产品数量多,申赎频繁,产品期限交错,目前还未能形成有效的配置体系。

3.业务脱节


在银行理财子公司,“投研两张皮”的现象较成熟资管机构表现得更为突出。


一是投研体系交付物与投资部门实际业务需求存在脱节,在权益研究领域表现得最为突出,参照成熟资管机构投研体系经验建立起来的银行理财权益研究注重个股层面的微观研究,但是,目前银行理财的权益投资主要通过基金投资实现,导致权益研究成果难以在实际投资中落地见效。

二是投研体系与投资部门权责利划分不清晰,研究主动担责不足,投资对研究信赖不足,导致投研成果难以有效转化为投资绩效。

三是在银行信贷文化影响下,投研体系工作方法制约投研服务高效输出,目前,银行理财投研体系服务更多集中在准入审查职能,通过可投库或白名单体现,比如在信用研究方面,集中于前置的信用风险评级,缺少主动作为的信用价值挖掘,分析的前瞻性和价值的创造性不足。

三、打造“宽而稳”的投研体系


资管行业核心价值在于为客户创造价值,而为客户创造价值的关键是打造契合自身业务发展特色的投研体系,形成助力业务高质量发展的投研能力。要实现银行理财的高质量发展,就必须加快构建契合银行理财业务发展特色的投研体系,形成发挥银行理财资源配置平台优势,支撑银行理财绝对收益业绩目标的“宽而稳”的银行理财投资体系。


(一)坚持“确定性”优于“弹性”

银行理财投研体系发展坚持绝对收益目标,势必要求投研体系追求“确定性”优于追求“弹性”。


一是在宏观研究方面,注重对经济大势和潜在增速中枢的把握,淡化对短期经济波动的追逐,不过于追求对短期经济金融数据变化的“押宝式预测”。


二是在配置策略方面,将配置策略研究及转化置于优先位置,坚持打开配置的空间,深化配置的层级,统筹好公司层面的配置、产品层面的配置和资产层面的配置,以多层次配置体系保障产品净值平稳和绝对收益。

三是在信用研究方面,巩固现有优势,充分发挥商业银行体系点多面广和长期服务客户的信息渠道优势,将信用研究从初级阶段的“风险排雷”职能升级至高级阶段的“价值挖掘”职能。

四是在权益研究方面,积极探索,稳步推进,权益研究资源实现两个聚焦,聚焦行业层面,从行业维度而不是个股维度开展权益研究,精选具备长期成长空间和持续政策催化的行业开展权益研究;聚焦估值性价比,从估值性价比维度而不是赛道景气度维度开展行业研究,将挖掘合理的估值性价比作为权益研究成效的“度量衡”。

(二)坚持“内引外联”


银行理财业务发展的鲜明特色是资产配置平台属性,银行理财获取绝对收益依赖于资产配置,发挥好银行理财的资产配置平台职能,实现资产配置路径下的绝对收益目标,要求银行理财投研体系坚持做好“内引外联”。


一是相较于银行理财宽广的配置范围,仅仅依赖自身的投研力量,难以做到有效研究覆盖和研究服务。

二是充分重视超大规模银行理财配置平台带给我们的宽广“朋友圈”,银行理财与券商、基金、险资、信托、期货等优质市场机构形成了长期友好业务协作关系,银行理财投研体系可以充分整合“朋友圈”优质投研资源,为我所用。

三是要在投研成果转化上下更大力气,“投研两张皮”的现象在各类资管机构均有不同程度的存在,在新兴的银行理财子公司表现得更为明显,加强内部研究与投资沟通,建立刚性“投研引领”和柔性“投研互动”十分必要。

(三)坚持与母行体系联动

银行理财最鲜明的标签是“银行”,银行理财子公司发展脱胎于商业银行体系,带有深刻的商业银行“烙印”,商业银行文化是风险导向下的信贷文化,将风险管理置于业务发展的优先位置。银行理财子公司绝大部分业务在资本市场开展,资本市场文化是预期导向下的投资文化,将预期把握置于业务发展的优先位置,信贷文化注重主体的历史经营绩效,客观性较强,能动性较弱,投资文化注重主体的未来经营预期,能动性较强,客观性较弱,各有利弊。银行理财投研体系必须坚持与母行体系联动。

一是文化导向上,在坚持投资文化的大方向同时,注重信贷文化的合理吸纳,特别是在债权类资产的研究上要坚持投资文化与信贷文化的有机结合。

二是信息共享上,要高度重视母行体系信息,母行体系信息在及时性、准确性、独占性等方面的优势能够帮助银行理财投研做出准确的价值判断和投资决策。

三是策略开发上,重视依托母行的对公客户资源积累和信贷资源投放禀赋,与母行联动开发产品策略,打通“商行+投行”的循环链条,获取差异化的稳健收益。


四、华夏理财投研体系的职能定位


(一)投研引领


围绕宏观和资产配置形成相对统一的方向性判断,确保银行理财投资运作始终前行在正确的道路上,获取方向性、趋势性的绝对收益。

(二)价值挖掘


及时洞察市场变化,深挖项目投资机会,形成专业研究判断,获取全方面、多层次的绝对收益。


(三)风险排雷


通过对行业、区域、主体发展情况的持续跟踪和系统研究,提升对底层资产风险的识别、把控能力,通过债券、基金、股票、合作机构的可投库或白名单,能够有效将非系统性风险抵御在门外,通过防范风险,提升资产质量,实现绝对收益。


(四)策略拓展


通过对基金、保险资管、信托、期货公司等研究成果和优势业务的高效整合,不断拓宽资产谱系,围绕大类资产配置,加强策略拓展与研究,对投资形成有效支撑,能够获取穿越宏观经济周期、抵御资本市场波动的绝对收益。


(五)重点研究


通过加强公司内部协作,整合内外部研究资源,以专项研究等形式解决具体投资问题,获取特定投资收益,以高效获取局部收益带动整体收益的稳步提升。